咱們從戎的那個年代,部隊的各種軍事院校已經不招生了,關門好些年了。部隊裏的指揮員無法從軍事院校學員裏選拔,根本都是「自給自足」,從部隊優秀戰士中培育選拔。

我當的是通訊兵,是一名無線電報務員。從一個普通的學生到一個合格的報務員,要經過半年以上的無線電報務的集中專業訓練,才可以剛剛入門,把握一些無線電報務員收發電報的根本工作技術。除此之外,無線電臺的勤務、機務、戰術、指揮等等方面的常識,根本都沒有接觸到。如果咱們可以進入專業的通訊校園,系統學習幾年無線電報務常識,那該多好啊!很可惜,當年咱們沒有校園可以上。

我的無線電連的連長的無線電臺常識很全面,報務技術很過硬,由於他是張家口通訊學院畢業的。
張家口通訊學院是一所無線電初級指揮院校,是為部隊培育具有大學本科水平的無線電通訊指揮員的軍事院校,地址在張家口的宣化區。通訊學院始建於1950年,前身是華北通訊校園,1955年命名為軍委宣化通訊校園。1986年校園改名為張家口通訊學院。
咱們連長是1964年考入宣化通訊校園的。兩年製的學業,第一年主要是學習無線電報務技術和常識科目,把握收發報技術,第二年主要學習無線電臺勤務(電臺聯絡)、機務(電臺修理)、戰術(野外蔭蔽)和指揮(電臺臺長)等等科目。畢業後,分配到無線電連當報務主任,一年後當臺長。
通過通訊校園學習,可以比較系統和規範地把握無線電報務的根本常識和其它相關常識,比起咱們從戎時的「師傅帶徒弟」(老報務員教新報務員)強多了。可是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,由於那個年代就是這種客觀條件。